想必细心的人都会注意到,在手机设置里有接入点的设置,但似乎选哪个都可以上网,不会影响时常的使用。但是,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存在几个接入点,一个不是更省事吗?还有为什么如今部分免流软件要用wap接入点?
接入点也叫做apn,是运营商提供的接入网络连接的一个入口,决定了用户接入网络的方式,标识了GPRS 上网的业务种类。其中wap接入点是为手机上网提供的接入点,如果使用时选择该接入点,服务端会提供wap的网页,实现方式是终端+WAP网关+WAP服务器的模式。早期wap的业务资费是包月使用,最好的例子是中国移动早期推出的包月无限流量套餐。使用wap接入点时需要通过代理,例如中国移动的代理地址是10.0.0.172,通过该地址可以实现http代理的功能
。
而net接入点是为pda ,笔记本电脑上网设计的一个接入点,支持http 网站的访问,提供了完整的互联网访问权限。在早期使用的是和如今一样的流量计费原则,可以通过它实现对互联网的直接连接。
所以,wap和net的不同,主要是资费上的不同,还有访问权限的不同,由于代理的是差异,还会有速度上的差异。但是手机处理数据的速率是有限的,往往不会很直观地感受到速度上的差异。
但现在两者的资费不会有差异,速度上的差异也不会太大区别,所以,无论选择哪个接入点都是可以的。况且,运营商后台的自动纠错,即使把接入点乱改一通,手机依旧可以上网。当然,差异还是存在的,比如某些免流软件,利用的一般是运营商针对部分wap页面和针对wap流量减免的政策,比如,中国移动访问wap.10086.com是不收取流量费的,那么就可以通过代理,通过这个页面来实现免流的上网,而这个页面通过的是wap流量,所以就必须使用wap接入点。